異動啟示

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


原異動為6/29(日)10:30-12:00 
閩南口味的菜市場:艋舺三水市場與直興市場巡禮
主講人:韓良露

更動為原時段
6/30(日)10:30-12:00
如有不便敬請見諒




活動回顧:2013臺北文化護照:北投社巡禮

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

2013臺北文化護照:北投社巡禮
時間:2013/06/01() 10:30-12:00
地點:將於確定報名後另行通知
主講人:楊燁(北投文史工作者)
參加方式:免費參加,請以電話、傳真預先報名,共40名,額滿為止。

活動紀錄: 
    楊燁老師已在北投居住了四十幾年,從事文史工作也有超過十年的資歷。雖然他在導覽中謙稱自己只是對北投「小有了解」卻從他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中感受到他對北投一草一木,一花一樹的熱愛。導覽行程中因天氣晴朗,陽光熱力四射,楊老師多次提醒參與學員注意防曬,也讓人感受到來自北投淳樸人情,頓時讓人消暑不少。

    楊老師關懷式地詢問學員:「是否有人從台北車站方向搭乘捷運過來呢?途中經過唭哩岸站時,有沒有仔細聽站名的台語念法?」這一問果然引起許多共鳴,大家紛紛回應老師的提問。老師接著解釋「唭哩岸」的意義為何,原來這是凱達格蘭族的語言,意思為:湖畔。因為早期有人在附近生活,清代時郁永河曾經來此地探勘硫磺,並記載當時臺北是一個大湖泊,而凱達格蘭族當時就是依賴此湖泊在周圍取水生活。當你聽到捷運報告站名時,會聽到國語及台語兩種版本,其中台語發音與凱達格蘭原音最為相近,可以從其音韻感受到原住民族語的特色,就如同「北投」在原住民語中代表的是女巫的意思,它的台語讀音也比較接近原住民語發音。

    講到捷運報站廣播,就不能不提到捷運現址。現在的北投捷運站與從前北投火車站的位置是相同的。當時的人會從貴子坑運送陶土,以及當地有名的建材唭哩岸石,藉由牛車走過一條泥土路來到火車站,與今日的柏油路比起來雖然較為顛簸,卻也,因為北投火車站在淡水線為主要的中繼站,其一重要任務就是運送陶土及唭哩岸石。而同時期的漢人聚落則集中在火車站前的光明路、中正路等重要道路上。大家都聽過大溪老街卻很少聽過北投老街。北投老街的舊建築所剩無幾,卻仍然有幾棟重要的古蹟隱身在巷弄之中。

    老師接著帶我們走到「田心仔」,田心仔為本地漢人開墾最早期區域,另外尚有「番仔厝」地名,為原住民居住區域,原住民是在後期才進入此區,早期此地仍以漢人為主。眼前一排房子如同小工廠一般,其實就是舊時原住民聚落,他們在一百八十年前約日據時代遷移到這裡,時間並不是很久遠。雖然如此但兩者都被列為台北市歷史文化景觀。「田心仔」的命名原因是這裡早期為漢人開墾,並被視為當時關渡平原的中心區域,所以時人認為這裡是「我們開墾出來田園的中心」所以命名為「田心仔」,漢人在此開墾田地卻非在此居住,而是一樣居住在火車站附近光明路上。後來日本時代居住於北投各地的原住民遷居至此,才有「番仔厝」的區域。

    北投區域是目前台北市保留原住民最為完整的,尚留下許多原民居住的痕跡,並且仍然有許多原住民在此生活。「北投」這個地名更是與原住民息息相關。相傳當時原住民要尋找新的獵場,所以溯溪而上來到此地,發現此地溪水溫度較高,且無法飲用 (因為硫磺水具有毒性 ),往更高處爬,溫度越高,霧茫茫伸手不見五指,隨身攜帶的獵犬亦遭滾燙的溫泉水所傷。遂稱此地有「女巫」存在。而「北投」音譯正是原住民語中「女巫」的意思。

    我們一群人走進關渡平原,旁邊屹立不移的是大屯山,關渡山方向為貴子坑,淡水河則是沿著觀音山流入此地,關渡平原在山河之間灌溉孕育而生,又被稱為台北最後一個穀倉,直到現在還有在種植稻作。楊老師將台北譬喻成人體,關渡平原就像一個重要的器官 :肺臟。根據許多重要研究指出,若這片平原最後一寸都蓋滿房子,台北市將無法居住,他笑著說,北投人都有一種重要的共同經驗,那就是經由承德路回到北投,會在石牌畫出一個明顯的氣溫分界。原因在於遼闊的關渡平原吸納二氧化碳的能力。藉由老師的介紹,我們更了解數百年來在此居住生長的族群與他們的語言、建築及經濟活動。北投的今昔之變多麼迷人。


活動照片:













 

熱門文章

臺北市文化局入口